教师登录
通知公告
当前位置: 首页 > 通知公告 > Content
编辑:于范   发布时间:2024-12-26  

一、山东大学简介

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、学科齐全、实力雄厚、特色鲜明,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,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。近年来山东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,学校的综合水平和办学质量明显提升,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。建有全国(国家)重点实验室7个,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,其他人文社科类国家级科研平台5个。目前有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‰,20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%,与3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学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。

图片

二、国际创新转化学院简介

国际创新转化学院成立于2017年,为山东大学直属的教学科研单位,坐落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,剑桥大学参与学院建设。学院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引领创新转化的学理研究,培养国家所急需的创新转化人才,建设创新转化的示范性实践平台,形成山东大学在创新转化领域的国际影响力。

学院现有科研教师21人,其中教授6人,副教授5人,副研究员6人,讲师4人,教师来自英国剑桥大学、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、清华大学、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,研究方向服务于技术经济及创新转化的全部链条与环节,科研成绩显著。目前学院各类学生200余人,开设了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学术型学位硕士点,工商管理硕士(MBA创新管理方向)和国际工商管理硕士(IMBA),以及工程管理(创新转化管理实验班)本科专业。

学院始终围绕创新转化实践,不断深化与剑桥大学的合作,贯彻“1+1+X”的发展战略,在与剑桥大学全方位、高质量合作基础上,打造开放式的合作平台,深化与政府、企业、国内外一流高校的合作。将“小而精”、“高大上”作为发展理念,在保持学院规模、师生规模精干的基础上,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,培养具有国际胜任力的高水平人才,实现高水平科研引领学科发展,服务国家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,解决人类社会创新转化中的根本问题。国创学院将“国际化”、“学科交叉”作为发展特色,从创新转化实践经验总结与案例研究、国际创新转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、基于商学理论的创新转化的学理研究、以(理、工)技术特征为基础的创新转化研究四个方向为指引形成研究团队,分别开展研究。通过创新转化的系列研究和汇集各相关专业力量的“国际创新转化论坛”等系列学术交流活动,支撑学科建设和专业团队建设。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从学科建设、科学研究、人才培养、国际合作四个方面协同发力,逐步建设成为国内领先、国际知名、具有科技商学优势特色的学院。

三、项目定位

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(海外)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、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(含非华裔外籍人才)回国(来华)工作,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,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,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,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。

四、支持待遇

1. 高起点的工作岗位:聘任为事业编制长聘教授,博士生导师,通过绿色通道聘任为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(第一层次)。

2. 高竞争力的薪酬待遇:除学校基础年薪外,各学院还会根据业绩叠加发放额外薪酬(可联系相关学院进行了解),另有代表性成果奖励,综合收入上不封顶;享受省市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。

3. 充足的科研经费:在国家提供经费基础上进行等额配套,全力保障不同学科科研实际需求。

4. 有力的团队建设支持:首聘期前3年,每年由学校单列保障1个博士研究生指标;学校根据团队建设需要提供足额博士后指标,其中首聘期内可提供不少于1个重点资助类博士后指标。

5. 优良的工作和生活条件:国家、地方、学校支持可叠加,享有丰厚安家及住房补贴。根据学校统一安排,可享受优惠价格购买龙山校区/青岛校区二期住房一套;济南各校区获资助人选首聘期内可免费入住人才公寓,青岛、威海校区可优惠租住。另外符合条件者可额外享受属地人才补贴等。

6. 全方位的支持条件:学校充分考虑学科差异,建立薪酬增长机制,不断提高人才待遇的竞争力;山东大学齐鲁医院、第二医院等多家附属医院为人才提供一流的医疗保健服务;山东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为人才子女提供国内领先的基础教育;协助解决配偶工作;符合条件的人才同时可依托山东大学申报省、市顶尖人才(团队)创新创业一事一议项目,申领山东惠才卡,可享受出入境和居留、医疗保健、社会服务等29项绿色通道服务。

6. 更多支持条件:学校充分考虑学科差异,建立薪酬增长机制,不断提高人才待遇的竞争力;山东大学齐鲁医院、第二医院等多家附属医院为人才提供一流的医疗保健服务;山东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为人才子女提供国内领先的基础教育;协助解决配偶工作;符合条件的人才同时可依托山东大学申报省、市顶尖人才(团队)创新创业一事一议,申领山东惠才卡,可享受出入境和居留、医疗保健、社会服务等29项绿色通道服务。

(以上支持待遇以最新政策为准。)

五、申报条件

1.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,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,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;

2.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(含)以后

3.具有博士学位;

4.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、工程技术等;

5.在2025年4月15日前,一般应在海外高校、科研机构、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,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;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,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;

6.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,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;

7.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(来华)工作,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(来华)工作。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,全职回国(来华)工作不少于3年。

(以上申报条件以国家基金委发布指南为准。)

限项要求:

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支持期内只能承担一项,不能逆层次申请。

六、申请流程

申请人将简历发送至学院联系人,达成申报意向后将由专人协助申请人开展后续申报工作。

人事秘书:胡爽

邮箱:hushuang@sdu.edu.cn

电话:+86-532-58631815

国际创新转化学院网站:

https://isie.qd.sdu.edu.cn/

版权所有 © 山东大学国际创新转化学院 地址: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 邮编:266237 办公电话:0532-58631828  0532-58631815